查看原文
其他

写作小记

为什么朱 琢舟八千里
2024-09-21


文  |  琢舟

图  |  琢舟

全文共3600字,预计阅读需15分钟?

聊件小事:我写的《历史没有真相》也不知道是被哪位大佬推介了,得到了几十倍于其他文章的阅读量,期间还有历史系的朋友私信我。这整得我有些惶恐,实在是才不配位。为了避免误会,我特此声明一下:「历史没有真相,只有合理的想象」并不是我原创,而是顾颉刚先生的观点,我不配🤣。

原本计划今天是要推出白酒系列分析文章的第一篇《历史》的,为此我还写了两篇即兴稿子拖延了两个星期,但实际工作量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于是就有了这第三篇即兴🤣。

首先声明,我这次真不是在逃避(无力)。直至刚才(15:00)我都还在电脑上奋笔疾书,试图把这小半年以来装进脑子里的白酒信息梳理成册,或者至少将其中与历史相关的内容写成一篇文章,并且进行严谨的求证。但是这些信息就像一团毛线球的线头,抓住了头,又牵扯出千丝万缕的思绪,将我原本都快稳定的框架又打乱了。

晚上还有一场球要打,看了眼时间,想着三四个小时必定是构建不出稳定的框架了,加上我又不想将残次品发表出来,算了,厚着脸皮再拖一次吧╥﹏╥

当然我肯定也不会敷衍了事,这篇文章虽然是即兴,但也是我近段时间的一些思考,记录下来也不为过。想着这一点,我便端着电脑和茶杯站起身来,走到书柜旁看着窗外悠然自得起来~

先聊一聊这次写作经历吧。本次写作是从上周六开始的,并且我一开始就打算针对白酒的「历史」进行梳理。虽然前期看过一些书,但这个星期以来我也顺着好奇心查阅了许多资料,在此期间我的一些经历更是验证了我此前的三个思考。

一是历史没有真相。具体的内容我在《历史没有真相》中已经聊过了,但这次验证比我初次推理出这个结论还令人欣喜,因为带着这个结论去回溯信息的话,会让自己发现一些独特的视角。

在对信息进行整理的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现在的信息不是太匮乏,而是太多。如何从繁杂的信息当中检索、归纳并以此推理出有用的逻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年纪的大小。

其中,在检索信息的时候,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我们会发现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有时候甚至都是互相矛盾的。换做以往的话,我常常会在这样的信息海洋当中昏昏欲睡,甚至抠破头皮都得不出有效的结论。

但若事先前置一个「历史层累效应」的潜意识的话,在面对信息海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束手无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常常会对信息进行追根溯源,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逻辑点。我能理解网上各个信息源带有偏见的解读,正因如此,我才想去找到这个信息的源头,并依葫芦画瓢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在我梳理白酒历史的时候,发现网上对「放开名烟名酒管制」这个事件有多种阐述,虽然时间都集中在1988年,但经过追溯后我发现,这些信息源所认定为放开价格管制的指导性文件不是同一份。不同点集中在三份文件上面:

①1988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做好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烟酒价格工作的通知》(国发〔1988〕44号)

②1988年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烟酒价格宣传提纲的通知》(国办发〔1988〕29号)

③1988年8月10日《国家税务局关于烟酒放开和调整价格后征收产品税、专项收入问题的补充规定》(国税产字〔1988〕140号)

这三份文件其实推动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而且在时间上都是1988年,采用其中任意一份都可以证实这件事。但若是想要回溯到当年,去思考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话,就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根据这三份文件,我现在推测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改革开放后,中央开始从上至下推动市场化改革,这个事情无法一蹴而就。加上白酒的政治属性,各大酒企在改开十年后仍处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当中。但是地方政府不愿意试错,酒企的管理者也没有动力去推动产品市场化。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为了让酒企们扭转盈亏,便开会下发指导性文件①让各级政府松绑。

同时,在开完会后,为了让各大酒企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去探索市场经济。便以国务院办公厅和宣传部的名义下发了②,加速信息的传输,从中央直达各地酒企。

随后,各职能部门也紧跟步伐,陆续推出了行业领域中的辅助政策,其中便有税务局发布的③。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推测,具体事实如何,没有经历者的亲诉是难以证实的。同样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从网上的只言片语中去推测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这就是「历史没有真相」给我带来的崭新视角。1988年如此,过往的历史也都是如此。

二是无法使用单个视角去解释事实。具体内容也是我聊过的,在《探寻时空截面》这篇文章里。不过我当时聊的有些晦涩,主要是因为我当时也没想的太明白,毕竟写作只是思考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结果。这次写作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这句话强大的魔力。

前文也提到过,我这个星期以来是想把白酒的历史梳理出一个简单的框架,因为看了一些相关的书,我原本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在写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典台词(¬‿¬))。

原因就是「事实是复杂多面的」。

再举个例子。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白酒行业的一大转折点,在这段时间中由政府牵头推动了很多工作的开展,其中之一便是茅台试点。其中,1964年开始的第2次试点是茅台酒工艺标准化的一次突破,期间季克良发表了论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提出了茅台酒的酱香、醇甜、窖底香三种典型体。

若是简单的用论文这个视角来进行解释的话,这个事实就是很简单:季克良最先提出的三种典型体。

但事实上,根据《茅台为什么这么牛》的观点,季克良是帮助李兴发总结出来的三种典型体,但由于季克良是当时整个茅台的唯一一个大学生,甚至还部分人都不识字儿,也就他会发表论文了。所以,把三种典型体挂在季克良头上又显得有些不合理,这又是整个茅台员工学识水平的视角。

此外,李兴发是在拜师郑义兴之后,经过十几年的筛选、品尝和数据记录之后,最终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勾兑方法。三种典型体便是基于李兴发的勾兑法之上总结出来的,同时,在当时茅台试点的试点工作组中也有不少酿酒大师,难道他们对茅台工艺的推动就没有起到作用吗?虽然我也不知道,但这又是另外一个视角,工艺技术的视角。

甚者,若是联想到1964年整个国内的生活条件的话,又会对这次茅台试点产生不太一样的看法。当时可是饥荒年代,粮食是严重匮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调拨粮食去酿酒,甚至还要酿茅台这样耗粮非常大的酒,不知道当时的决策者要下多大的决心、背负多大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侧面看出,茅台酒作为一款白酒,其价值早已超出了饮用的范畴。这也是不同的视角,政治经济环境的视角。

简简单单的一次茅台试点便至少可以从四个视角去解释,其他的事件,特别是一些更重大的历史时刻就不知道需要综合多少个视角去解释,才能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合理的轮廓了。

三是写作只能表达暂时的观点。这是在这次写作经历中感受到的,也是我以往未经历过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我在之前的文章当中写出来的大多是我自己主观的看法。这样的文章只要我认可,它就是正确的。

但这次需要我从诸多信息当中揪出有用的,然后归纳整理,推理出最为合理的。这个合理,即便是主观的意见,但它也一定是为了贴近客观的事实。

同时,由于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思考,我自己尚不成熟的观点就会以此不断变化,这就导致我在靠近事实的时候不断地变、不断地变...

体现在写作当中就是: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逻辑、语序,甚至文章结构。我原本只是在写历史,后来因为有些视角实在是偏得厉害,就把它们分了出去。于是我写着写着就写成了四篇文章,然后一会儿写这篇,一会儿写那篇,甚至有时这些文章都是在同步梳理。
现在看来我真是太自不量力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每天工作之余都在梳理,搞得头昏脑胀的,都还没梳理出一篇暂时能看的文章了。不过也因此领取了这第三点感悟:写作只能表达暂时的观点。

写作可能有某种目的,比如我就是想写文章发表,其他的还有写书售卖、写新闻宣传、写网文吸引流量等等。但从根本上来讲,写作的实质就是思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将我们大脑中的思维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形式。

写作虽然有意思,但其实挺难的。写作之难就在于:需要我们将网状的知识体系梳理成树状的,然后线性地表达出来。因为文字只能是线性的。

所以张五常教授经常说:「不写就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去不断地写、不断地梳理、不断地表达,同时,这样的思考又必定会反过来改变我们的知识网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不过这个良性循环也有一个看似“不良”的影响:我永远无法写出我的终极思考。

不过我现在倒是意识到了:写作这个东西是永远完不成的,特别是理性分析类文章。随着自己阅读的拓展和思维的进化,原有一切看似「固定」的观念都会随之改变,也就导致写不出来所谓「完美」的文章,甚至连「完善」都谈不上,顶多算是暂时能看。

所以,写作这个行为其实只能是个正在进行时,我翻看了过往的文章,我一年前写的文章就有许多纰漏,再之前的都有些不堪入目了...

但那又如何?重要的是要去写,而且要认真思考、严密推理地去写,更不要给自己限定以「完美作品」的剧情。

那啥,干就完了。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琢舟八千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